日坛实验“身边的好榜样”——教师专访(九):刘海萍

发表日期:2020-11-26 来源: 作者:办公室

  日坛实验“身边的好榜样”教师专访系列报道,是学校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优秀教师群体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通过开展不同岗位的优秀教师选树宣传活动,形成“育人有典型、榜样在身边”的教育氛围,同时充分挖掘和大力宣扬学校师德优秀教师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事迹,发挥榜样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学校“爱与尊重”理念的形成和不断深化,引领学校“四有”教师优秀团队的成长和发展。 

  刘海萍,1971年生人,1993年7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教育专业,大学本科,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来京任教。高级教师,从事中学英语教学27年,担任班主任工作15年。现任初一(4)班班主任,初一(3)班、(4)班英语教学工作,初中低段备课组组长。曾获得朝阳区“阳光杯”优秀班主任,校级师德评选“最美教师”,多篇教育教学论文、案例、课堂实录等获得市区级奖项。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渺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得与失、世事的变更,于历史长河来说,无非都是些平凡的事。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曾经读过的一本书《平凡的世界》,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和平凡的故事。

  平凡是绝大多数人的注脚,但当这种平凡与孩子有关,与教育相连,用爱来绘制,用情来描述,就多了几分温暖,平凡就不再平凡。平凡是每一位教师的底色,但当这种平凡让人不吝惜自己的青春,用“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来阐释,用不忘初心的教育信念来支撑,平凡就不再平凡。有人说:“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的确,在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人是平凡普通的缩影,但她们却用“恪尽职守”完美诠释了自己的本职初心,这就是不平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甘于平凡的教师——日坛中学实验学校师德优秀教师刘海萍。 

  “我生于一个教育家庭,自幼受到家庭教育熏陶,父亲和家中几位长辈都是老师,做人做事都是规规矩矩的。高考填报志愿那年,在父亲的期望下,我顺理成章的报考了师范院校。毕业后当了老师,我的妹妹也是一名老师。”刘老师这样向我讲述着当初的情景,话语真诚,质朴,这也让我对刘老师有着老实本分、善良平和的性格,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品德感到不足为奇了。

  刘老师1993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外语系,同年来京任教。她说:“不知不觉,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已经走过了27个年头,班主任干了15年。回首过去,我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教师这一职业,说穿了干的是良心活,有的只是平凡、简单。就我看来,能坚守平凡,做好每件简单的事,完成每件平凡的小事,那就是不简单、不平凡。”看着刘老师那可爱的圆圆的脸庞,听着刘老师那平淡的温柔的话语,想到刘老师把“用心做一个平凡的好老师”作为她简单的执着的职业追求,我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责任担当,人生无悔

  责任就是使命,刘老师自踏上教书育人之路,就深感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她从不敢懈怠,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尽职尽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每天的工作中,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当刘老师与我谈到她对教育的看法时说:“我曾看过这样一段话‘一个孩子的失败,对一个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这段话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责任之重大。学生不是老师的亲骨肉,但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交到了老师手中,同时,也就把信任和责任放到了我们的肩上。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老师就是他们的引航者,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烙下深深的印痕。”沉思了一会,她又说:“责任感,这并不仅仅要求我对自己负责,不仅仅要求我对课堂负责,更要求我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负责,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负责,更是对学生的人生道路负责。初一的孩子今年在家呆的时间太久了,久得已经忘记了学校的规矩,忘记了怎么学习。我教孩子们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天气干燥,提醒孩子们多喝水;天气变冷,提醒孩子们多穿衣服;不会扫地,墩地,我就给他们做示范。要求孩子们做到的,我自己先做到,做好孩子们的榜样。”

  正是因为刘老师有强烈的责任心,她始终把学校的工作放在首位,无论是英语教学还是班主任工作,每天都是早来晚走,勤勤恳恳、默默付出。她又说道:“在我这个年龄当班主任的不多了,但当领导找到我的时候,尽管自己的身体不好,还是毅然承担了班主任的工作。我的父亲瘫痪在床已经一年多了,本打算今年暑假早早回去探望,但由于疫情原因,中考推迟,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我一直坚持到学生中考完毕,体检工作结束才申请回家,并且又提前回来。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女儿,不能尽孝床前,我愧对父母。但作为一个老师,看到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考入市区级示范校的时候,每当过年过节收到孩子们祝福短信的时候,我又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我想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无怨无悔的坚持走下去。” 

 

  倾注爱心,以爱育人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刘老师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他们一视同仁,尽可能对每一位学生多一些鼓励,多一些信任,多一点尊重,多一点赏识。特别是那些学习上相对落后的学生,她总是耐心了解他们落后的原因,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给予适时的表扬与鼓励。因为她坚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与刘老师的交谈中,她总是很谦虚,她说“其实我做的真的不算什么,其他老师肯定有很多比我成功的教育故事。”谈到教育者的爱心,她这样说:“爱心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心教师的工作很难做好。今年毕业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个孩子,父母离异,爸爸一个人带着他,由于工作忙,经常顾不上他,在学习上对他也没有过高的要求。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经常丢三落四,上午发的卷子,下午就找不到了,上学还经常迟到。我经常找他谈心,帮他制定目标,询问学习上有什么困难,教他学会整理自己的东西,为了保证他不迟到,我每天早上在固定时间给他打电话,叫他起床。为了提高他的成绩,下课时我总是等他没有疑问后再离开教室。为了树立他的自信心,对于他作业中的错误,从不轻易打叉,而是细心地用红笔圈出来。有时为了让他在同学面前露一手,我有意将第二天的学习内容先教给他,或事先将难题的解题方法透漏给他,让他体验成功的喜悦与自信。逐渐这朵没有色彩的“小花”慢慢鲜艳起来,生动起来。今年中考他考了515分,顺利升入了一所普通高中。这个成绩对他来说已经是可喜的了。” 

 

  坚守平凡,收获幸福

  平凡的积累造就了伟大,而伟大的成果往往孕育在平时默默无闻的奉献中。一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干一件事情并不难,难的是天天面对同样琐碎繁杂的事,还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这就是平凡中的不平凡。而刘老师就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的坚守了二十七年,默默耕耘,默默奉献,默默收获。

  她说:“在我眼里,每个孩子都是一枝含苞待放的花蕾。有时我们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静等花开。记得几年前教过的一个男生,初一刚入学时,他的行为习惯很不好,爱动、总招惹其他同学,除了在校内小打小闹,还常在校外打架惹事,经过与其家长沟通了解到,父母对他的监管不到位是主要原因。我想,作为班主任,就该在学习上、纪律上、生活上给他更多耐心的帮助。那应当如何做呢?我认真考虑后跟他达成协议,让他每周坚持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他也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如:这周就做到上课专心听讲不说话,下周就做到上课举手回答问题,再下周做值日时把地擦干净……我每周都会找他谈话,总结这一周的情况,表扬他做得好的地方,再提出下周改进之处。就这样从一点一点的小事耐心引导他,到初二时他已经有了明显进步,行为习惯也逐渐好转。虽然初三时他转走了,但临走时他的父亲还是多次向我表达感谢,觉得孩子两年发生了很大变化。事后我了解到他也有了很不错的发展。从他的身上,我知道了,每个孩子都是一枝含苞待放的花蕾,每个孩子,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人生的路很长,初中三年很短,我们是孩子们这三年的陪伴者,指引者。我认为,教育,首先是教会孩子做人,学会规范自己的言行,学会遵守道德法纪,确保孩子步入社会后是个踏踏实实,孝敬父母,自食其力的人,就是成功的教育。每当看到孩子们的一点点进步,每当听到孩子们步入更高学府的消息,我的内心都会充满喜悦与幸福。”

  她没有可歌可泣的壮举,却用大爱做小事、用真心换真情。从教二十几年来,她怀揣一颗对教育事业的真心,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在平凡中书写精彩人生。她普通的就像一颗小小的铺路石,没有宝石的艳丽,更没有钻石那般光芒四射。她固守平凡,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甘于奉献,用无私忘我、朴实无华的实际行动,谱写着育人路上爱与奉献的华美乐章。她用今天的平凡,践行教育的神圣职责;她用今天的平凡,成就明天的桃李芬芳。

 

 

版权所有 © 北京市日坛中学实验学校
  京公安备11010502030592  
京ICP备05038995号